青海同仁:执文旅融合之笔 绘就热贡时代新景

黄南 更新于:2025-10-18 13:21
  • 青春永驻

    来源:【人民网】

    晨光熹微,当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年都乎乡郭麻日古堡第一缕炊烟升起时,唐卡画师官却扎西已端坐在画布前,准备运笔,不同以往的是,他的身旁围着几位来自国外的游客,言语交流、互学互鉴中,唐卡技艺、热贡历史被逐渐了解,被津津乐道。

    青年唐卡画师官却扎西在自家画室创作。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太阳当空,隆务老街里人声嘈杂,香味四溢。外地的研学团队沿着老街的方向,寻着热贡的文脉,在走访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原来,热贡地区的文化底蕴这么丰富。”“这里多民族群众聚居,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生动实践可感可及。”……大家讨论交流的声音此起彼伏,热闹了老街。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藏语称为“热贡”,意为“梦想成真的金色谷地”。这里是“热贡艺术”的发祥地,是青海省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文脉绵长。今年以来,同仁市接力聚焦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建设产业“四地”战略目标,着力探索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南试验区热贡文化长廊段高质量发展新范式。

    夏日夜晚,市民及游客在隆务河畔散步。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2025年上半年,同仁市旅游人数达184.5万人次,同比增长10.4%。各景区景点游客接待量均达到较高水平,带动了住宿、餐饮、购物等相关产业发展。今年上半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44941万元,同比增长5.4%,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看顶层设计,紧盯试验区热贡文化长廊段建设任务,全面启动同仁市《1+5全域旅游规划》,聚焦试验区发展模式、价值转化、要素布局等重点领域探索与实践,突出热贡文化长廊段效应,有力提升同仁旅游品牌形象。同步在全省范围内首次编制规划《同仁市旅游名县规划(2024-2035)》,规划以“绿色发展、创新驱动、主客共享”等五大理念为规划原则,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名县为规划导向,坚持生态优先、科技赋能、文化为魂发展理念,着力赋能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南试验区热贡文化生态高地,打造世界级生态旅游品牌。

    2025年8月,同仁市荣获“世界最大规模的热贡‘宙贝勒柔’(六月会)展演活动”和“世界规模最大的唐卡艺术之都”两项世界纪录认证。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看基础巩固,聚焦历史文化名城主城区旅游基础设施短板问题,实施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巩固提升项目,投资1816万元,新建28座高标准旅游公厕;投资1843万元实施历史文化名城标识标牌建设项目,更增优化导览系统43处,建立健全了全域旅游指示系统;依托黄南一号风景大道,建设具有热贡文化元素的景观构筑物5处、观景平台4个、服务设施3处,集中打造了试验区热贡文化长廊段形象门户区。

    看品牌塑造,经过多方努力顺利申创了“美丽中国·特色民族民俗风情旅游名城”等两项金字招牌,成为省内第一家“双冠”“美丽中国之旅”2025年优秀文旅产品的市(县)。105名专业技术人员获得民间工艺师相应证书,壮大了民间工艺传承队伍,为“中国唐卡之都”品牌注入新生力量。

    唐卡画师正在绘唐卡。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看业态融合,依托热贡文化产业园区载体,整合唐卡艺术小镇非遗资源,推进省内首批博物馆群落建设,创新构建以标准化唐卡艺术画院为核心的“唐卡创作-家庭工坊-艺术展陈-歌舞表演-夜间经济”全产业链生态,实现文旅深度融合与全时消费闭环。紧扣同仁市促消费特色美食娱乐嘉年华活动,重新盘活利用隆务河景观带徽派建筑群,三家资深企业对其空间资源进行风貌改造和空间优化,打造成以热贡艺术、藏乡美食、农畜产品和境外文创展区,实现建筑风貌与产业布局的有机融合,全力打造兼具地域特色与商业活力的文旅商产业示范带。

    热贡艺术博物馆群文博走廊夏日玩创市集上,当地青少年欣赏文创产品。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风起热贡,正当其时。当古老的唐卡遇见现代的创意,当静谧的古堡迎来世界的目光,今日的同仁,正以文旅融合为笔,描绘着一幅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文化与旅游相映成辉的动人画卷。

    (责编:马可欣、张莉萍)

    本文来自【人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